(一)巴洛克時期(Baroque period)1600-1750
這個時期的音樂屬有調性、具規則性,主題多和宗教相關,音樂家則以德國、奧地利為主,以下為大家介紹幾位耳熟能詳的作曲家:
(1) 韋瓦第(A. Vivaldi, 1678-1741)
作品:四季 - 春
(2) 韓德爾(G.F. Handel, 1685-1759)
作品:彌賽亞
(3) 巴哈(J.S. Bach, 1685-1750) - 音樂之父
作品:平均律 - C大調
(二)古典時期 (Classical period) 1751-1820
本時期的音樂加入創意的元素
(1) 海頓(J. Haydn, 1732-1809) - 交響樂之父
作品:驚愕交響曲 - 94號交響曲
(2) 莫札特(W.A. Mozart, 1756-1791) - 音樂神童
作品:土耳其進行曲
作品:小夜曲
(3) 貝多芬(L van Beethoven, 1770-1827) - 樂聖
作品:月光(音樂速度- 慢、快、超快)
作品:給愛麗絲
作品:土耳其進行曲
(三)浪漫時期 (Romantic period) 1821-1900
前期
(1) 舒伯特 (F. Schubert, 1797-1828) - 歌謠之王
作品:鱒魚
作品:野玫瑰
(2) 孟德爾頌(Mendelssohn, 1809-1847)
作品:結婚進行曲(仲夏夜之夢)
(3) 蕭邦(F. Chopin, 1810-1849) - 鋼琴詩人
作品:小狗圓舞曲
作品:離別曲
(4) 舒曼(R. Schumann, 1810-1856)
作品:夢幻曲
(5) 李斯特(F. Liszt, 1811-1886) - 鋼琴之王
作品:愛之夢
作品:死亡之舞
中期
(1) 柴可夫斯基(P. Tchaikovsky, 1840-1893) - 旋律之王
作品:天鵝湖
作品:胡桃鉗
(2) 聖桑(C. Saint-Saens, 1835-1921)
作品:動物狂歡節 - 天鵝
(3) 布拉姆斯 (Johannes Brahms, 1833-1897)
作品:匈牙利舞曲
後期
(1) 拉赫曼尼諾夫(S. Rachmaninoff, 1873-1943)
作品: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(電影:似曾相似- 第18變奏)
(四)現代時期(Contemporary period) 1901~現在
音樂係為無調性、節奏感,沒有好聽的旋律性,將鋼琴當成打擊樂器來演奏
(1) 普羅高菲夫(S. Prokofieff, 1891-1953)
作品:彼得與狼
(2) 蓋西文(G. Gershwin, 1898-1937)
作品:藍色狂想曲(結合Jazz)
參考資料:
http://content.edu.tw/primary/music/tn_dg/content/ext/classical/data-1-main01.htm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Classical_music